1. 請談談你工作中最挫敗的經驗。當時是什麼情形呢?你為什麼覺得那是個挫敗?你怎麼處理它?後來呢?
2. 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你會怎麼做呢?
3. 這件事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呢?
漫長人生道路上,沒有人可以永遠一帆風順(除非你什麼事都不做),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要能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從中學習,作為以後的借鑑,就能不斷成長、累積。
問這類題目的目的,主要是想瞭解求職者對挫敗的定義、對挫敗的反應,以及從挫敗中學習的能力。
因為個性、家庭背景、教育環境或經濟狀況不同,每個人對挫敗的定義也不一樣。
記得當年我跟老公在美國唸書時,有一次他因為某個科目期末拿了A-的成績而悶悶不樂,我就跟他說,能在一群世界級的高手(我覺得Stanford博士班學生都是各國的天才來著)中拿到A-,要是我可是會替自己感到驕傲呢!(但他們班上還是有一位韓國同學因為成績不理想而選擇跳樓結束生命,實在可惜。)
對挫敗的反應,可以看出一個人處理問題的能力。面對不同的狀況,有的人選擇放棄或逃避,有的人選擇堅持到底。有的人相信愚公移山,所以屢敗屢試,有的人會嘗 試別的方式或求助他人,提高成功的機率。因為狀況不同,很難說哪一種反應絕對好或壞,但我們可以從求職者的敘述中,瞭解他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
不論是哪一種,最重要的都是從挫敗中學習的能力。能夠從挫敗中學習的人,不但能避免重蹈覆轍,還會讓挫敗成為滋養生命的養分,幫助我們持續成長、茁壯。
今天讀到Daniel Goldman在Linkedin發表的文章,剛好內容是跟承認缺點及面對挫敗有關,有興趣可以看看
![]() |
Linkedin Article |